经济疲软预期压制美元 美国长达43天的政府停摆在总统签署拨款法案后结束,联邦机构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运作。此次拨款将为多数政府机构提供资金至1月30日,并为部分部门注入全年预算。

然而,真正令美元承压的,是市场对未来数据的悲观预期。由于数据积压,投资者正在准备迎接“信息洪流”,而这些数据大概率将呈现出劳动力市场趋弱以及整体经济动能降速的迹象。
一位北美宏观经济顾问表示:“停摆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经济回到正轨,反而让积压的数据可能集中反映此前的真实冲击。”
白宫方面确认,由于10月缺乏家庭调查,核心的失业率数据可能永远无法发布,进一步削弱市场对美国劳动力趋势的判断能力。
市场解读美联储的“谨慎耐心” 尽管经济风险升温,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路径的押注有所降温。金融工具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从此前的62.9%降至接近51%。
这说明市场仍保留降息预期,但在通胀方向不明朗的情况下,押注程度明显减弱。
美联储官员持续释放按兵不动信号 多位官员近期强调政策需保持稳定: 波士顿联储主席 Collins:“在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中,维持当前利率区间一段时间更有助于平衡通胀与就业风险。” 亚特兰大联储主席 Bostic: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 Hammack:亦表态赞同维持当前政策水平。 这些言论 collectively 构成了较强的政策阻力,使美元指数在下行过程中出现一定缓冲。
技术层面来看, 上方100.00构成第一重压力 若数据疲弱推动美元下挫,98.60将成为重要防线 若美联储口径偏向鹰派,则可能推动指数反弹并重返100关口 整体技术结构更倾向于“事件驱动型震荡”,缺乏单边趋势。
美国政府停摆造成的“信息真空”正在被填补 停摆虽然结束,但其带来的信息延迟仍在持续影响市场。由于缺乏月度就业与通胀数据,美联储官员的讲话成为唯一指引来源,而这使市场情绪更容易被政策措辞放大。
一家国际金融机构的外汇策略主管分析称:“数据迟到意味着市场更依赖预期,而预期波动会放大美元的弱势结构。”
编辑观点 :
美元指数正在经历一个由基本面不确定性主导的阶段。政府停摆结束带来大量数据回归,这些数据可能集中体现此前被掩盖的经济放缓迹象,从而增加美元的中短期下行压力。
尽管美联储官员集体倾向“维持利率不变”,为美元提供一定韧性,但政策端的谨慎态度仍难扭转市场对经济的担忧。
未来一周将成为美元方向的决定性窗口期,关键变量集中在: 数据是否验证经济疲软 美联储官员是否转变口径 若两者均指向偏弱,美国经济忧虑可能推动美元指数形成新一轮下行通道;反之,则可能形成阶段性反弹。
超级赛亚人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