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盘油脂拖累,棕榈油跟随下行
当日棕榈油下跌的主因来自外盘联动效应。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主力合约单日重挫5.72%,创近两年最大跌幅。一方面,国际原油价格走弱削弱生物柴油需求预期;另一方面,美国生物燃料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抛售。受此影响,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及棕榈油合约分别下跌0.80%和0.74%。一位吉隆坡交易员指出:“出口数据虽提供支撑,但芝加哥豆油的暴跌直接拖累了毛棕榈油期货。”
值得注意的是,马来西亚5月1-15日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14.2%至51.5万吨(数据来源:AmSpec Agri),这一增幅显著高于市场预期。出口回暖部分抵消了外盘利空,使得棕榈油跌幅相对可控。
政策与供需新动态
印尼政府宣布自5月17日起将毛棕榈油出口关税从7.5%上调至10%,以配合国内生物柴油掺混比例提升的计划。此举可能短期内抑制印尼出口,但中长期或加剧国际市场的供应紧张。与此同时,印度4月植物油进口量跌至四年低点,其中棕榈油库存已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暗示未来补库需求可能逐步释放。
阿根廷方面,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将2024-25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上调300万吨至4850万吨,南美供应压力对全球油脂价格构成潜在利空。此外,林吉特兑美元汇率连续两日走强,小幅增加棕榈油进口成本,对价格形成边际压力。
机构观点与技术信号
部分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矛盾集中于“短期外盘拖累”与“中期供需趋紧”的博弈。知名机构技术分析显示,棕榈油合约可能下探3921林吉特支撑位,若失守则可能进一步测试3871-3887林吉特区间。不过,随着印尼关税政策落地及印度低库存修复需求启动,三季度价格或迎来转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