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经济"软着陆"成现实?华尔街集体亮出超预期成绩
摩根大通最新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基础业务全面开花——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至233亿美元,交易与投行业务双线飘红。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一改往日悲观论调,公开表态:"美国经济已实现软着陆。"更引人注目的是,该行经济学家撤回了此前"经济衰退"的预测,转而认为消费与商业活动展现出惊人韧性。
富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紧随其后,利润与收入双双突破预期。资产管理巨头贝莱德更是创下历史性里程碑: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2万亿美元大关,显示市场资金仍在源源不断涌入。
二、三大引擎驱动华尔街"逆势增长"
1. 交易业务"因祸得福"
特朗普政府推迟"解放日关税"的决定,引发二季度初市场剧烈震荡。但摩根大通交易部门却抓住机遇,在股市债市波动中赚得盆满钵满。随着企业趁低利率环境大举发债,投行手续费收入水涨船高。首席财务官巴纳姆直言:"这简直是量身定制的利好场景。"
2. 消费市场"高温不退"
尽管关税推高部分商品价格,美国民众消费热情未减:摩根大通信用卡消费额增长7%,花旗品牌卡消费提升4%。更令银行家们惊喜的是,消费者信用卡债务规模扩大并未引发坏账危机。巴纳姆评价道:"从逾期率到就业数据,所有指标都指向健康的消费基本面。"
3.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国会通过的税收法案如同及时雨,企业税负减轻直接刺激商业活动。花旗CFO马克·梅森感慨:"季度初没人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美国市场的自我修复能力再次得到验证。"
三、繁荣表象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通胀压力悄然累积
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涨幅已达2.7%,较上月明显攀升。摩根大通测算,若特朗普最新威胁的30%对欧关税落地,通胀率或将再跳升0.4个百分点。沃尔玛等零售巨头已明确表示"涨价不可避免",消费者最终可能承担70%的关税成本。
贸易战"定时炸弹"仍未解除
虽然关税生效日期推迟至8月初,但特朗普近期接连放话威胁巴西(50%关税)、欧盟和墨西哥(30%关税)。富国银行CEO沙尔夫警告:"市场价格已透支乐观预期,任何协议破裂都将引发剧烈回调。"
戴蒙的"盛世危言"
尽管承认经济向好,摩根大通掌门人仍不忘敲响警钟:"信贷市场过热、地缘政治风险、通胀失控...这些隐患从未真正消失。"分析师注意到,该行悄悄增加了贷款损失准备金,似在未雨绸缪。
结语
当下的美国经济宛如一场精妙的平衡术:一边是税收改革与消费活力撑起的繁荣图景,另一边是贸易战与通胀构成的危险钢丝。正如戴蒙所言:"在享受阳光的同时,别忘了带伞。"这场华尔街的盛夏狂欢,或许正站在季节更替的临界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