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需双压主导市场情绪
产量与库存隐忧浮现
吉隆坡交易机构Iceberg X的自营交易员David Ng指出:“亚洲时段大连豆油及芝加哥豆油走弱拖累棕榈油表现,而市场对产量回升和库存累积的担忧进一步压制价格。”7月1-2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数据疲软,船运机构预估环比降幅达9.2%-15.2%,叠加季节性增产周期,市场对月末库存攀升的预期升温。
外围油脂市场联动疲软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DBYcv1)下跌0.49%,棕榈油合约(DCPcv1)跟跌0.42%;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BOcv1)亦下滑0.29%。尽管国际原油小幅反弹,但美元走强及印度进口需求减弱抵消了生物柴油概念的支撑,削弱了棕榈油的替代优势。
机构观点:短期承压与结构性矛盾并存
部分分析师认为,当前市场矛盾集中于短期供应压力与长期需求韧性的博弈。知名机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林吉特兑美元贬值0.24%,虽提升棕榈油出口价格竞争力,但未能抵消基本面利空。某新加坡油脂贸易商补充:“若8月初的产量数据确认环比增长,价格或下探4000林吉特心理关口。”

未来关注点:天气与政策变量
尽管当前走势偏弱,但潜在变数仍存:
1. 东南亚天气扰动:若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主产区干旱,可能影响下半年产量;
2. 生物柴油政策动态:印尼B40计划与马来西亚生柴掺混比例调整预期或重塑长期需求格局。
棕榈油短期受制于供应宽松与外围市场拖累,但需警惕超跌后的技术修复及政策端潜在利好。交易者宜密切跟踪8月MPOB报告及主产国天气模型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