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关税预计改为7月29日的10天后即最晚本周8月8日生效,该政策最初设定为“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0天内不与乌克兰达成和平,将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施加100%关税”,现截止日期已提前。特朗普的对外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将于周三前往俄罗斯沟通。

此关税主要适用于从亚洲进口国的进口,根据能源数据公司Vortexa的数据,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其市场的36%;同时,两国也是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去年美国从这两个国家进口了价值5260亿美元的商品。
在2022年俄乌冲突,亚洲进口国增加了对俄罗斯原油的购买,此前西方国家大幅减少了对俄罗斯燃料的进口,导致其价格下跌。此外,7月15日特朗普首次宣布关税计划时,美国原油期货曾短暂下跌2%,反映出市场对政策实际执行力度的怀疑。
关税政策本身:若严格执行,可能迫使亚洲进口国减少俄油进口,被迫转向中东高价原油,进而引发全球原油每日150万桶的供应缺口,从而推升全球油价。
亚洲进口国的应对策略:可能通过第三国转运规避制裁(如印度通过阿联酋进口俄油),削弱美国关税的实际效果。
俄罗斯的出口调整:可能通过向东南亚、非洲国家以每桶20美元以上的折扣倾销原油(如乌拉尔原油较布伦特原油长期贴水20美元),部分抵消供应缺口。
市场对政策持续性的质疑:美国经济对亚洲进口国商品高度依赖,对亚洲商品加征关税可能推高美国消费品价格(如iPhone),正如瑞银财富管理的商品分析师乔瓦尼·斯塔诺沃所言,“美国消费者会对此感到不满”。这种压力可能使关税因国内经济痛苦被迫取消,加剧政策反复性。
对原油价格的双向拉扯:供应缺口担忧可能推升油价;而亚洲进口国规避制裁、俄罗斯折扣出口等因素则抑制涨价,形成多空博弈。
美国原油市场间接承压:关税可能推高美国从亚洲进口的机电设备成本,进而推升页岩油开采成本,削弱美国自身增产能力,美国两党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能源与地缘政治高级研究员克莱顿·塞格尔也指出,预期的关税“将导致美国通货膨胀加剧”,并使美国企业面临更高的进口成本。
市场波动率上升:政策反复性(如7月15日特朗普宣布关税计划后,油价先涨后跌,最终因投资者预期50天缓冲期内可能达成谈判而回落)使油价对政策细节(执行力度、豁免条款)高度敏感,短期难以形成明确趋势。
总结: 最晚到本周8月8日,油价将迎来关键窗口期,需要特别关注。原油价格将在“供应缺口风险”与“政策实效存疑”的矛盾中震荡,7月15日“先涨后跌”的行情可能重演。若亚洲进口国明确减少俄油进口或地缘风险扩散,油价可能阶段性走高;若规避制裁渠道通畅或美国因国内压力软化政策(如特朗普可能在实施惩罚措施后不久取消它们),油价震荡中枢或下移。
中长期需持续关注亚洲进口国应对措施与美国经济承受力的博弈,政策反复性仍是主导原油市场不确定性的核心变量。

(美原油日线图,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17:00,美原油现报:66.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