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面:产量与库存压力凸显
知名机构调查数据显示,7月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环比下滑6.7%-9.6%,需求疲软进一步加剧市场对库存累积的担忧。吉隆坡交易机构Iceberg X专户交易员David Ng指出:"当前市场焦点集中于未来几周产量季节性回升的预期,叠加出口不振,短期价格承压明显。"马来西亚棕榈油局(MPOB)将于8月11日公布官方供需数据,若库存增幅超预期,可能强化空头逻辑。
印尼政策动向亦需关注。尽管该国与美国就部分商品关税豁免进行谈判,但自8月7日起,印尼出口至美国的商品将面临19%的基准关税,其中粗棕榈油是否被纳入豁免清单尚未明确。若关税落地,可能抑制印尼对美出口,间接影响马来西亚棕榈油贸易流向。
关联市场:油脂分化与原油波动
外部市场表现分化。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小幅上涨0.55%,而棕榈油合约微跌0.33%;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则下跌0.52%。这种分化反映出市场对南美大豆供应宽松与东南亚棕榈油增产预期的差异化定价。
原油市场波动对棕榈油生物柴油题材的传导效应有限。尽管俄美领导人即将会晤的消息一度提振原油市场,但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抑制油价上行空间。若国际油价持续疲软,棕榈油的生物柴油需求溢价可能进一步削弱。
机构观点:短期偏空与长期变量
部分分析师对短期走势持谨慎态度。吉隆坡某期货公司交易主管指出:"技术面显示价格尚未脱离下行通道,若MPOB报告确认库存回升,不排除测试4200林吉特支撑位。"不过,林吉特兑美元汇率小幅走弱(贬值0.07%),或为价格提供边际支撑。
中长期来看,厄尔尼诺天气对东南亚棕榈树单产的影响仍是潜在利多因素。一家新加坡农产品研究机构认为:"若三季度干旱持续,2026年一季度产量可能受限,但当前交易逻辑仍围绕即期供需展开。"
棕榈油市场正处于季节性增产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制中,短期价格或延续弱势震荡。投资者需密切关注MPOB数据及印尼关税政策落地情况,警惕天气炒作窗口的开启可能带来的节奏切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