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联储降息预期令美元指数承压
美元指数反映美元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强弱,其背后是全球资本对美元资产的配置意愿。 “利率 - 吸引力 - 资本流动” 的逻辑链条清晰展现了政策预期向美元指数的传导路径。
市场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是影响美元指数的根本变量。由于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今年将多次降息,“市场目前预计美联储今年将至少二次降息”,摩根大通首席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费罗利认为,“对于鲍威尔来说,下次会议的风险管理考量可能不仅仅是平衡就业和通胀风险,我们现在认为阻力最小的路径是将下次 25 个基点的降息提前到 9 月会议”。
若美联储如期降息,相比之下,欧洲央行似乎已经结束了其漫长的降息周期。9 月 10 日的下一次会议上,存款利率维持在 2.00% 的概率为 86.3%,这表明在今年早些时候几次降息之后,欧洲央行现在认为中性的货币政策立场是合适的。
这可能会显著降低美元的相对吸引力”,进而 “减少对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的需求”。资本从美元资产流出,直接导致美元在外汇市场上面临抛售压力,推动美元指数走低。
因此,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升温,已成为当前影响美元指数的 “源头性” 因素。
风险偏好与政策困境下的美元承压为主基调
股市持续飙升的迹象不断显现。阿波罗首席经济学家托尔斯滕·斯洛 最近的研究指出,英伟达作为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中市值最大的股票,其市盈率达到了自 1999 年微软以来的最高水平。萤火虫航天(FLY)等首次公开募股(IPO)在上市交易首日继续飙升,加密货币和与加密货币相关的股票也迎来了新的反弹。
“反映市场风险偏好持续升温。在风险偏好上升的环境中,资本更倾向于流入高收益风险资产,而非以避险属性为主的美元,这一情绪面因素将与政策预期形成合力,压制美元指数。美元指数的潜在走势可归纳为 “短期承压为主,长期取决于政策平衡”。
经济数据进一步修正政策预期
瑞银高级经济学家艾伦·德特迈斯特指出,周二(8月11日)发布的 7 月 CPI 报告预计将带来有关关税如何影响通胀的最新情况。
华尔街经济学家预计,7 月整体通胀同比上升 2.8%,高于 6 月的 2.7%。“7 月 CPI 预计上升 2.8%”“关税正推动通胀加速,7 月的数据将开启一个持续数月的上升趋势。德特迈斯特预测,核心 CPI 将从 6 月的 2.9% 上升到年底的 3.5%”,若通胀超预期,可能迫使美联储重新评估降息节奏,但当前市场主流预期仍偏向 “降息优先”,因此之后发布的通胀数据更可能被解读为 “增加降息必要性”,进一步巩固美元指数的承压逻辑。
周五(8月15日),投资者将通过 7 月零售销售数据获得消费者支出状况的最新信息。经济学家预计,7 月整体零售销售上升 0.5%,略低于前一个月 0.6% 的涨幅。 但加拿大皇家银行高级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里德在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这一涨幅的很大一部分预计来自汽车销售。在零售销售控制组(该子部门剔除了汽车等几个波动性较大的类别,并纳入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中,里德预计销售额仅上升 0.1%。 “我们预计除汽车销售外,其他数据表现平平,” 里德写道。
综上,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主导、风险偏好升温的背景下,美元指数短期内面临持续承压的可能性更大,而这一趋势的强度,将由7 月 CPI、零售销售等数据对政策预期的进一步修正所决定。

(美元指数日线,来源:易汇通)
北京时间:16:25,美元指数现报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