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难再?欧元期限基差的下一步如何演绎

2025-08-19 22:05:01 来源:汇通财经原创       编辑: 知秋
汇通财经讯——在当前欧洲央行(ECB)宽松周期接近尾声的背景下,资金市场的主线正从“降息压低波动”转向“资产负债表收缩与结构性流动性再定价”。分析认为,这种换挡意味着压力会由短端逐步向中长端传导,最终反映在 Euribor-OIS、IRS/OIS 与回购基差的演变上。
汇通财经APP讯——在当前欧洲央行(ECB)宽松周期接近尾声的背景下,资金市场的主线正从“降息压低波动”转向“资产负债表收缩与结构性流动性再定价”。分析认为,这种换挡意味着压力会由短端逐步向中长端传导,最终反映在 Euribor-OIS、IRS/OIS 与回购基差的演变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宽松预期的降温已经帮助部分货币市场利差收敛,但随着资产负债表继续缩减,长期期限资金利差更可能承受持久的上行压力。对银行而言,这一过程叠加负债结构、监管约束与央行工具设计,将把“短端稳定—中端爬坡—长端重估”的路径变得更清晰。

政策前景:再降一次还能否成行


欧洲央行7 月会议维持利率不变后,市场已不再“完全定价”本轮周期内的再次降息;曲线在峰值时仅隐含不到 20bp 的进一步宽松,而且主要落在明年。基本面层面,尽管美欧协议并不完美,但短期内提供了稳定框架;多数经济学家并不预期 2025 年下半年衰退,并小幅上调了今年与明年的增速预测。这削弱了“9 月再降一次”的把握。分析补充,通胀回落仍为“再下一次”提供窄幅支持,逻辑上更倾向于在德国财政刺激发力前完成,以避免财政—货币叠加带来的政策错位。

流动性轨迹:超储“慢消化”的定价


银行体系超额流动性继续温和下行,目前仅略高于 2.6万亿欧元。与此同时,银行对 ECB 流动性操作的需求并无显著回升:每周 MRO 仅约 60亿欧元–100亿欧元,3 个月期 LTRO 合计低于 130亿欧元;相对于超储规模,这些数额仍可视为“可忽略”。原因在于市场直接融资更具吸引力。根据 7 月会议前的货币分析调查,银行预计到明年年底 MRO 认购增至 300亿欧元、LTRO 至 500亿欧元;若结合债券组合消退路径,届时超储有望略低于 2万亿欧元(假设自主性流动性因素保持不变)。更长期看,体系预计 2027 年底超储降至 1.5万亿欧元,被普遍视为长期稳态水平。随着持有债券继续自然缩表,常规操作的认购可能被动上升以对冲缩表效应,随后再引入更具长期色彩的结构性操作。

工具与监管:软上限正在成形


德国央行在 6 月月报中提出对未来资产负债表构成的设想。结合 ECB 于 2024 年 3 月公布的操作框架评估——由银行对超储的需求决定超储水平——建议是在常规公开市场操作放量之后,先引入“结构性再融资操作”,采用“限量—变价招标”,而非现行“全额—固定利率”模式;更长期才考虑建立结构性债券组合。其意图是用结构性操作覆盖自主性因素与法定准备金形成的缺口,由常规操作满足对超储的边际需求,从而对三个月以上期限的市场流动性仅提供“更柔性的上限”,让期限溢价在更市场化框架下重建。

监管变量也在悄然改变银行偏好。ECB 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银行体系 LCR 自 158% 降至 156.25%,主因是净流出上升,即便流动性缓冲仍在增加。EBA 口径显示,缓冲中的央行准备金占比降至 47.3%(环比 -0.4 个百分点)。过去 LCR 曾因超储注入被“抬升”;当超储回落后,银行起初以其他高质量流动性资产替代央行现金维持较高 LCR。若后续 LCR “适度正常化”,体系所需的稳定性超储水平将随之下降,反而推迟对结构性操作的实质性需求。按当前节奏,市场仍预期 ECB 会在已预告的 2026 年评估之后,进一步细化工具蓝图。

回购价差的温和归位


回购层面,支撑 Stoxx GC pooling 的隔夜回购成交量较峰值有所回落,利率围绕存款便利利率(DFR)波动。德、意两国政府券作抵押的 GC 曲线相对 OIS 在 7 月末略有陡峭,但未创年内之最;德国最陡峭点出现在 5 月。这表明在“温和—可预期”的缩表路径下,期限结构释放的是“财政—供给约束—超储下行”的典型信号,但尚未进入杠杆链条的应激区间,本质上“向市场借钱仍比向央行借更便宜”的结构没有改变。

融资结构:从外币短融回流欧元


从量上看,ECB 关于欧元区银行 EUR 无担保短期融资余额的统计显示,5—6 月合计上升至“3770亿欧元”,为 2021 年数据序列建立以来的最高水平,背后很大程度上是从外币短融向 EUR 的再配置。更广义金融部门的 EUR 商业票据余额延续自 2023 年加速的上行:自 2020 年低点“2240亿欧元”升至 6 月底“5300亿欧元”,7 月仅小幅回落至“5200亿欧元”。宏观背景是 TLTRO 陆续到期(最后一批在去年 12 月到期),推动银行以 CP 与存款等市场化负债替代央行中长期再融资;过去半年,对“更长期限 CP”的依赖也有所增加,凸显在缩表期进行负债久期管理的重要性。

风险层面


若通胀回落不及预期,或德国财政冲击早于预期落地,曲线可能更早转向“更陡”;若银行体系 LCR 正常化幅度超预期、且 2026 年评估后央行工具蓝图更快明晰,结构性操作的“软上限”可能增强,从而抑制利差上行。总体分析判断是:“再降一次”依然可能,但概率与幅度已收窄;资产负债表按部就班收缩,市场化负债仍优于央行借款;利差的结构性上行更像一场“可预期的慢跑”,而非“突发的冲刺”。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行情

美元指数 98.27 0.12 0.13%
欧元美元 1.1645 -0.0015 -0.13%
英镑美元 1.3480 -0.0023 -0.17%
美元日元 147.57 -0.29 -0.2%
美元人民币 7.1830 -0.0024 -0.03%
现货黄金 3318.68 -13.98 -0.42%
现货白银 37.292 -0.706 -1.86%
美原油 61.86 -0.84 -1.34%
澳元美元 0.6451 -0.0039 -0.6%
美元加元 1.3863 0.0061 0.44%
恒生指数 25122.9 -195.4 -0.77%
日经225 43546.29 -168.02 -0.38%
英国FT 9189.22 31.48 0.34%
德国DAX 24435.55 120.78 0.5%
标普500 6404.85 -44.30 -0.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