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内走势:外盘油脂拖累与出口支撑的博弈
今日棕榈油走弱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
获利了结压力:此前连续上涨后短期资金存在兑现需求;
竞争油脂疲软: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下跌1.61%,棕榈油合约下跌1.1%,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同期下跌0.54%。
然而,出口数据显著限制了跌幅。船运调查机构ITS和AmSpec Agri Malaysia数据显示,8月1-20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长13.6%-17%。吉隆坡某交易员指出:“尽管获利了结导致盘面承压,但强劲的出口数据提供了支撑,后续需重点关注中国大连市场的指引。”
基本面:供应收紧与替代需求双线逻辑
1. 马来西亚供应增速放缓
马来西亚棕榈油理事会(MPOC)近期表示,受季节性减产周期及生物柴油需求增长影响,棕榈油价格短期内预计坚守4300林吉特/吨支撑位。该观点强调,大豆供应收紧(尤其南美产区压力)进一步强化了棕榈油的性价比优势。
2. 椰子油暴涨引发的替代效应
亚洲椰子油价格因供应短缺及健康饮品需求激增而快速上涨,部分消费者开始转向棕榈仁油、豆油和葵花籽油等替代品。这一结构性变化可能为棕榈油需求提供额外增量。
技术面:关键支撑位的多空争夺
从技术指标看:
布林通道(20,2):中轨4555林吉特存在压力,下轨4120林吉特构成支撑;
MACD(12,26,9):金叉形态未破坏,但动能柱收缩暗示短期调整需求;
RSI(14):64.54仍处于多头区间,未进入超买状态。

知名机构技术分析师Wang Tao认为,棕榈油可能进一步下探4388林吉特/吨(对应波浪理论中的4浪底部),但若守住该位置,中期上行趋势仍将延续。
机构观点:短期震荡与中长期乐观并存
MPOC:明确表示“生物柴油需求及大豆供应问题将支撑价格高于4300林吉特”,强调供需紧平衡格局;
交易端共识:出口韧性(尤其对印度和中东地区)是当前核心利好,但需警惕中国油脂库存变化及汇率波动风险。
未来展望:关注9月产需数据兑现
尽管短期出现技术性回调,但市场并未脱离高位震荡框架。核心矛盾仍集中于9月产量恢复速度与出口需求的匹配度。若8月全月出口增速维持15%以上,且马来西亚库存维持在200万吨以下,价格中枢有望进一步上移。然而,需警惕竞争油脂价格联动性风险及宏观资金流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