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现有油井产量下降,未来供应增长将主要来自非 OPEC+ 国家,其中南美深海油田与阿根廷 Vaca Muerta 页岩盆地 将贡献超过 560,000 桶/日 产量增量。

巴西离岸盐下油田、圭亚那快速增长的深水项目以及阿根廷 LNG 出口战略正重塑全球能源供应版图。全球油气市场正在进入一个由 成本竞争力与供应来源多元化 主导的新阶段。
Rystad Energy 预测,全球液体燃料需求将在 2030 年代达到约 1.07 亿桶/日,并将维持在1亿桶/日以上直到 2040 年代末期后才开始回落至约 7,500 万桶/日。
在油价波动与能源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未来供应增长将越来越依赖非OPEC+ 产油国的新项目投入产出。Rystad 的研究指出,到 2030 年前非 OPEC+ 国家将贡献 约 590 万桶/日的新产能,占全球新增常规产量近 60%。
其中,南美成为增长主动力,贡献超过 560,000 桶/日。 Rystad Energy 上游研究副总裁 Radhika Bansal 表示:“现有油井产量到 2030 年将下降超过一半,因此持续投资新油田已不是选择,而是市场供给稳定的必要条件。”
Bansal 同时警告,在地缘政治与监管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时,“项目延迟风险依然不可忽视”。巴西继续成为全球深水油田投资最活跃的国家。
超深水盐下油田,如Lula与Búzios,具有极低的开发成本和巨量可采储量: Lula 油田可采储量约 83 亿桶油当量 Búzios 油田于 2025 年2月实现80万桶/日历史新高 多艘新的 FPSO将在今年投入运营,使得巴西继续在全球深水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处于史上最长的停摆期,经济活动受到明显影响。由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短缺,政府已要求多座主要机场减少航班,多个民间就业报告亦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在 10 月出现放缓迹象。 需求担忧使油价进一步承压。
OPEC+ 小幅增产,沙特主动下调售价 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在本周确认将在 12 月小幅增产,但由于担心市场供给进一步增加,该组织已暂停明年第一季度的计划增产量。
与之同步,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下调了 12 月对亚洲客户的原油官方售价,表明供应充足且需求端不确定性提升。
技术层面显示,美原油日线图形依然处于下降趋势线之内,且均线维持空头运行,而MACD指标连续调整之后存在反弹的需求,短期大幅下行的概率不大,日线级别均线压力61.30成为短期多空分水岭。
若反弹突破,则有望进一步走强,反之则维持区间震荡,下方支撑59.00美元附近跌破则打开下行空间,短期继续关注库存数据变化,等待方向选择为主。

编辑观点:
从供需结构来看,当前油市进入典型的 供应宽松、需求走弱、宏观不确定性上升的阶段。库存激增、增产计划、美元走强等因素叠加,使油价短期难有趋势性反弹。 只有当库存回落或需求有明确改善时,油价才可能摆脱震荡下行的格局。
超级赛亚人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