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次美元走强恰逢美国经济数据披露不完整的时期——政府停摆后,美国相关机构仍在陆续发布延迟的数据。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等待周四公布的、延迟已久的9月非农就业报告的美元买家获得支撑。
美联储分歧提升美元交易风险
10月28-29日的美联储会议暴露了内部罕见的分歧,政策辩论双方均出现反对声音。尽管委员会将利率区间下调至3.75%-4.00%,但鲍威尔强调12月再次降息“远非确定”,这一表态盖过了降息本身的影响。当政策制定者未能达成共识时,交易员会犹豫是否要为激进的宽松路径定价,这通常会对美元形成支撑。
会议期间的数据断供迫使官员们依赖替代信息来源,加剧了对继续降息的谨慎态度。鲍威尔透露部分委员倾向“再观望一个周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犹豫情绪。目前交易员认为12月降息的概率约为50%,下一步政策的不确定性为美元指数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元下跌及G10货币走弱延续美元支撑
日元跌至10个月低点,推动美元全面走强。日本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同时坚持低利率立场,即便在全球股市承压期间,也削弱了日元的避险需求。日本政府提及“紧迫性”的相关表态,未能遏制日元跌势。
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降至3.6%,强化了市场对英国央行12月降息的预期,英镑应声下跌。澳元及新西兰元同样走弱,通过交叉货币交易进一步支撑美元。
国债收益率稳定增强美元买家信心
美国国债收益率保持稳定,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4.11%附近,市场等待美联储会议纪要及周四发布的重要劳动力市场数据。稳定的收益率通过维持相对回报为美元提供支撑,尤其是在芯片板块股市承压引发避险交易的环境下。
技术分析:美元指数短期偏向进一步走强

(美元指数日图 来源:易汇通)
价格盘中上破200日均线(MA200)99.9114和100美元关口,同时逼近布林带上轨(UPPER)100.3192,若站稳200日均线,进一步可挑战100.2599形成的压力区间,上方第一目标位可看前期高点100.3599,甚至前期高点101.9700。
若价格未能突破200日均线,下方第一支撑位为布林带中轨(MID)99.4691,其次是100日均线(MA100)98.3748和50日均线(MA50)98.6484,进一步强支撑可看布林带下轨(LOWER)98.6190及前期低点96.2109。
技术指标层面,RSI指标处于62.9658,虽未进入超买区间但处于偏强区域,显示多头动能仍有一定持续性;MACD指标中DIFF(0.2547)在DEA(0.2839)下方但差值较小,若后续金叉形成,将强化上行信号。
在收益率稳定、市场对美联储再次降息存疑以及主要货币普遍走弱的背景下,若美元指数能够守住支撑位并持续向200日均线施压,其短期走势将偏向看涨。
长风破浪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