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曾明确表示“12月降息并非既定路径”,这一表态一度引发利率预期的鹰派重估,推动美债收益率回升,并对风险资产形成压制。然而,最新动态显示,美联储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公开指出,就业市场的下行风险正在上升,经济增速已放缓,劳动力市场正逐步回归疫情前的中性状态。他还强调,当前货币政策处于适度限制区间,未来仍具备降息空间。这番言论迅速被市场解读为鸽派信号,短期利率期货对12月降息的定价重新升温。
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影响美联储的决策逻辑。9月非农就业数据虽显示新增岗位超出预期,但细究其构成,政府、教育和医疗等公共及非周期性行业贡献了8.1万个职位,私人部门动能相对疲软。更值得关注的是,失业率从4.32%上升至4.44%,虽幅度不大,但已是连续第二个月劳动力参与人数增长超过新增就业岗位——9月劳动力增加47万人,而实际创造职位仅为25.1万人。这一现象反映出劳动力供给扩张速度快于需求,可能预示着企业招聘意愿减弱,就业市场正从紧俏向平衡过渡。此外,持续申领失业救济的人数已攀升至周期高点,进一步佐证了劳动市场边际走弱的趋势。尽管这些数据尚未达到触发紧急宽松的程度,但它们正在削弱“高利率可长期维持”的叙事基础,也为美联储保留政策灵活性提供了依据。
从市场反应看,美元近期呈现高位震荡格局,缺乏明确方向。非农数据公布后,美元一度因岗位增长强劲而获得支撑,但未能延续涨势,反而因失业率上升和续请失业金人数攀升而遭遇卖盘压制。这表明交易员并未单纯依据单一数据做单,而是综合评估劳动力市场的整体动能。
技术方面
从日线结构看,美元指数自96.2109低点抬升后维持上行通道,近期在100关口上方高位整理,显示多头趋势仍在但进入阻力密集区。前高100.3900附近形成短线压力,K线连续小实体与上下影交错,反映分歧加大、动能放缓。下方99.0000为关键平台支撑位,亦为前期突破后的回踩区域,决定中期趋势的稳定性。

指标方面,MACD位于零轴上方,快慢线保持正向开口但斜率趋缓,柱状动能缩短,提示上涨进入消化阶段;相对强弱指数约65,处于偏强区间但未到极端,短线仍有韧性同时需警惕高位震荡加剧。整体而言,价格处在趋势延续与阶段性整固的交界,后续走势对利率预期与风险情绪变化较为敏感。
展望未来
市场逻辑仍将围绕“数据依赖”与“风险平衡”展开博弈。12月10日的美联储会议将是关键节点,届时不仅有利率决议,还将更新经济预测摘要(SEP),其中对未来两年利率路径的点阵图变化尤为关键。若联储上调长期中性利率预测,则美元有望重获上行动能。反之,若官员们在承认经济放缓风险的同时维持利率不变,即实现所谓的“鸽派暂停”,并暗示2026年将实施两到三次降息,则美元可能面临阶段性回调。与此同时,下周即将发布的个人消费支出(PCE)物价指数作为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其读数高低将直接影响市场对政策路径的判断。若通胀数据偏软,可能重新点燃降息押注,压制美债收益率,削弱美元吸引力。此外,消费者信心指标的变化也不容忽视,若支出意愿持续下滑,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或将下修,进一步动摇高利率立场的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威廉姆斯的最新讲话中特别提到“清晰沟通可以减少市场扰动”,这一表述被广泛解读为美联储有意通过温和措辞避免引发金融动荡。结合其对财政政策将提振明年增长、移民政策可能抵消部分影响的判断,可以看出美联储正在尝试在多重变量中寻找平衡点。对于美元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当经济增长放缓、就业市场渐冷、金融市场脆弱性上升时,高利率环境是否还能维持。目前来看,答案正趋于否定。
知秋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1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