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场动态与资金情绪
今日棕榈油市场呈现典型的“高开低走”特征。早盘受外围植物油市场情绪带动快速冲高,但午后买盘动力不足,叠加林吉特兑美元汇率走强0.31%,使得以美元计价的棕榈油采购成本上升,抑制多头跟进意愿。技术面上,日线级别布林带(20,2)开口收窄,MACD(12,26,9)红柱收缩,RSI(14)暂居中性区间,显示短期动能有所衰减。
基本面与消息面解析
需求端分化明显
印度8月棕榈油进口量创下逾一年新高,主要因棕榈油相较豆油存在价格优势,且节日备货需求集中释放。然而,9月以来采购节奏放缓,尤其印度买家对当前价位的接受度降低,导致现货市场成交清淡。据知名机构数据,9月1-15日马来西亚棕榈油出口量环比增幅仅为2.6%(Intertek)或微降0.1%(AmSpec),印证需求边际转弱。
竞争油脂价格施压
大连商品交易所豆油主力合约下跌0.62%,棕榈油合约下跌0.63%;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价格同步回落1%。当前棕榈油与豆油价差已收缩至非优势区间,部分买家转向采购南美豆油,对棕榈油去库存形成压力。
政策面新变量
美国环保署(EPA)于9月16日提出一项生物燃料掺混义务重新分配方案,针对此前小型炼厂豁免(SRE)计划中被豁免的额度,提出50%或100%两种分配选项。若最终实施高比例分配,可能提振豆油等生物燃料原料需求,间接影响棕榈油市场情绪。但政策落地仍需时间,短期实际影响有限。
机构观点聚焦
孟买Sunvin Group研究主管Anilkumar Bagani指出:“今日马盘开盘走强主要受全球植物油价格联动影响,但印度需求疲软及林吉特升值共同限制了涨幅。”该观点直指当前市场核心矛盾——外围市场情绪与本土基本面背离。
另有分析师认为,马来西亚8月库存数据虽未公布,但产量季节性回升与出口放缓可能导致库存累积,若未来两周出口未能显著改善,价格承压概率增大。
未来展望
短期来看,棕榈油市场多空因素交织:林吉特汇率强势、竞争油脂价格疲软及需求阶段性放缓构成压力,但生物燃料政策潜在利好及产地供应增速温和提供底部支撑。需重点关注9月下旬印度采购节奏、马来西亚产量数据及EPA政策最终方案。若需求端未能如期回暖,价格或延续高位震荡格局;中长期则需观察宏观经济情绪与全球植物油供需再平衡进程。
